华中地区首例!经胸微创介入肺动脉瓣支架置入术在河南成功实施

发布时间:2021-10-13

9月29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科研与学科建设部主任、河南省儿童心脏中心主任范太兵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实施华中地区首例“经胸微创介入肺动脉瓣支架置入术”。

 

仅在胸骨剑突位置切开3公分的切口就成功实施“经胸微创介入肺动脉瓣支架置入术”,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实现。

目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

经胸微创介入肺动脉瓣支架置入术的成功实施,是先心病诊治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

该手术技术难度高,要求术者具备把外科和介入手术技巧高度融合的能力。

此术式的优点是能有效避免传统开胸手术及建立体外循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为重度肺动脉瓣反流先心患者的微创治疗提供新思路。

接受新技术治疗的21岁患者姓于,来自周口市。

小于刚出生不久,父母就发现她好像不太正常。小于母亲说:“孩子刚生下来时,嘴唇发紫,脸庞发紫,甚至全身都是紫的,还经常感冒生病。”

孩子2岁时,病情越来越严重,当地医生说孩子患有严重心脏病,须尽快到上级医院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父母赶紧带着孩子到郑州,找到范太兵教授。完善检查后,范教授诊断出孩子患有法洛四联症。

 

这是一种严重的先心病。

心脏完全是“长坏了”,室间隔有一个大窟窿,肺动脉严重狭窄,右心室肥厚。

该病极易引起身体慢性缺氧,红细胞不断增多,导致继发性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重症患儿有25%-35%在1岁内死亡,50%患儿死于3岁内,70%-75%死于10岁内。

陷入崩溃边缘的小于把全部希望寄托到范太兵教授身上。

范太兵带领团队,为年仅2岁的小于成功实施了“法洛四联症矫治术”。

范教授告诉他们,这次手术主要是解决了孩子的缺氧问题,再等孩子长大后实施二期手术,就可以恢复得跟正常人一样。

手术完成后,小于恢复得不错,正常上课学习,还爱好运动,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前不久,家人带小于在医院复查时,医生发现她出现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建议尽快给孩子实施二期手术。

听完专家的建议,父母不敢耽搁,带着小于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再次找到范太兵教授。

19年后,他们再次相见。

这19年,是小于健康成长的19年,也是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19年。

经过充分评估和论证,范太兵教授决定使用全新的技术为小于实施手术。

在现代化手术室里,范太兵教授、韩宇博士、梁维杰副主任医师、宋书波主治医师等专家精准操作,在患者胸骨剑突位置切开一个小口,在食道超声及X线辅助下沿右心室-肺动脉输送轨道,把瓣膜输送到预定位置。


手术切口仅有3公分

操作完成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科研与学科建设部副主任、超声科副主任刘琳博士行食道超声,图像提示肺动脉介入瓣植入位置理想、固定良好,介入肺动脉瓣无瓣中及瓣周反流,手术取得成功。

范太兵教授介绍,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主要的先天畸形,在全国多地均位居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首位,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

其中很大一部分患儿需要重建与修复右室流出道与肺动脉瓣。这些患儿长大后将面临再次治疗,往往一生需要多次手术。

先天解剖结构的异常与初次手术后发生的粘连,会进一步加重再次手术的难度和风险,“经胸微创介入肺动脉瓣支架置入术”为华中地区首创,该技术可有效避免传统开胸手术及建立体外循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